李庆春

李庆春
  • 姓名:李庆春
  • 性别:暂无
  • 别名:暂无
  • 国籍:暂无
  • 语言:暂无
  • 出生地:暂无
  • 生日:暂无
  • 星座:暂无
  • 身高:暂无
  • 体重:暂无

演员标签:

李庆春,男,1927年生,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直隶 武安 人。 人物经历 195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1954年毕业于该校研究班。历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教授、教授, 黑龙江省 铸造学会第二届理事长。 主讲课程 李庆春所讲第一门铸造专业课是1955年为俄国学生讲的《铸造工学》,这门课本应由苏联专家讲,但苏联专家已回国,由李庆春用 俄语 讲这门课,讲课效果很好。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过《铸造合金》、《 特种铸造 》、《 造型材料 》、《铸造过程原理》、《铸件形成理论基础》、《金属凝固理论》等课程。 李庆春在哈工大首先创建了专业基础理论课《铸造过程原理》,后改名为《铸件形成理论基础》,在修订全国性铸造专业教学计划时得到专业委员会的一致认可,并在全国高校得到推广。其主编的第一本教材是专业基础理论课《铸件形成理论基础》,教材出版后曾在国内举办过4次讲习班,前后有200余名青年教师和铸造技术人员听讲。 李庆春在文革前我培养的第一名研究生是于桂复,文革前共培养了5名研究生。文革后其培养的第一名硕士是唐多光,总共培养29名硕士。李庆春培养的第一名博士是陈玉勇,总共培养32名博士,5名博士后。 研究方向 从事离心铸造理论及应用、大型船用 螺旋桨 质量控制、稀土在有色合金中的应用、铸件凝固论等研究工作。 主要贡献 1970年主持完成离心铸造大型炮管研究。1976年主持完成大型螺旋桨少余量铸造工艺的研究。主编有《铸件形成理论基础》、《船用螺旋桨铸造》。李庆春先生是《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首届编委会主任,他为《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杂志的创办做了大量工作,为《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杂志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李庆春留校后,学校领导一方面让其作为在职研究生跟随苏联专家学习,另一方面让其担任铸造教研室主任,组建教研室和实验室,准备招收第一届五年制铸造专业本科生。两位苏联专家在哈工大期间,前后给三届研究生讲课,指导课程设计和指导研究生结业论文。第一届包括李庆春共6人,1954年结业。第二届10人,1955年结业。第三届 8人,1956年结业。康斯坦丁诺夫1954年回国,丘纳耶夫1955年回国,因此第三届研究生1956年的结业论文,实际上是由李庆春和叶荣茂、徐享均、任天庆等几位中国教师指导完成的。从哈工大铸造专业结业的24名师资研究生回到原来的高校后,绝大多数都成为各高校铸造专业的骨干教师和铸造教研室主任。 1952年哈工大在全国建立了第一个铸造教研室和铸造专业,国内许多兄弟院校纷纷派进修教师到哈工大来进修,如清华大学黄惠松、刘家?,沈阳工业大学的王青澄,哈尔滨理工大学的任善之和孟繁玉,昆明工学院的陈永明,华南理工大学的郭安娜等。前后来哈工大铸造教研室进修的教师多达30余名。当时哈工大成为全国铸造专业学习和进修的中心。他们进修完回校后都成为铸造专业的骨干教师或教研室领导。 主要研究成果: 李庆春从事的第一项科研工作是离心铸造。1953年陪同康斯坦丁诺夫专家到鞍钢铸管厂调研,其为李庆春选了《铸铁管离心铸造》的研究课题,作为研究生结业论文。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在《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1954年第2 期。之后在离心铸造方面又进行了几项研究,如大型炮管离心铸造、不锈钢环离心铸造、双金属离心铸造等,并获得多项成果奖。 1996 年12月李庆春70岁时,办理了退休手续,但由于面临许多工作,很快又被学校返聘。从1997年起到2005年末李庆春又培养了9名博士,4名硕士,3名博士后。帮助青年教师确定了《非平衡凝固技术与高性能材料》作为其原所在课题组今后的研究方向,并成立了两个实验室:《喷射成形技术及新材料实验室》和《大块非晶、纳米和微晶材料实验室》。目前在这个方向已有一批青年骨干教师带领博士生和硕士生深入开展工作。 主要成就: 1959年,他带领师生与工厂合作主持了“离心铸造炮管成形工艺及设备的研究”。1960年首次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大型炮管离心铸造机”,1964年又研制出“加农炮管离心铸造机”,1965年研制出“榴弹炮管离心铸造机”。1970年他和 林柏年 等与工厂共同完成了“大口径合金钢炮管离心铸造的材质、工艺及设备”的全套关键技术研究,该成果获1978年 黑龙江省 科学大会奖、八机总局重大 科技成果奖 。 1974年,他带领课题组与工厂合作,开展“大型舰船用螺旋桨少余量铸造工艺”、“大型舰船用螺旋桨铸造质量控制”重大课题研究。使大型舰船用 螺旋桨 铸件加工余量从40 &# 12316;50mm降到4 &# 12316;5mm。铸件成品率由50%提高到90%以上。该成果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77年与工厂合作,开展了“大型舰船用螺旋桨断裂原因的研究”,通过优化合金成分和工艺参数,解决了铸造缺陷,显著提高了螺旋桨的铸造质量和使用寿命。1980年获国防工办重大技术改进成果 二等奖 。 1985年,他带领教师和研究生与工厂合作,研究“大功率柴油机用双金属轴瓦制造工艺”,并于1987年研制成功“铅青铜颗粒离心熔铸双金属轴套新工艺”。结束了我国大功率柴油机轴套长期依靠进口的局面,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外汇。先生不仅在工程应用方面为国防工业做出突出贡献,而且带领博士生在铸造和材料学科前沿开展了系统的基础理论研究,许多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受到同行的广泛赞誉,例如:1979年,开展了“铝合金定向凝固条件下固液界面形态的研究”。首次采用Y调制技术,发现了洼坑界面是成分过冷刚形成时的界面形态特征,揭示了铝合金定向凝固条件下平面晶-胞状晶- 树枝晶 界面形态的转化规律。 1981年,开展了“稀土在铝合金凝固过程中的行为的研究”。首次建立了稀土铝合金抗拉强度与二次枝晶间距的数学关系。1984年,提出了“微量稀土使定向凝固条件下固/液界面前沿溶质分配系数减小,界面稳定性变差”的论断。同时还发现“微量稀土使准固相线下移、准固态强度增长率和后期强度提高,降低合金热裂倾向”,提出了“热裂形成温度随应变速率改变”的新观点。1984年10月,他在澳大利亚召开的第52届国际铸造会议上代表中国官方宣读了“稀土对Al-Cu合金凝固过程的力学行为及固液共存的影响”论文,受到广泛好评。1988年该成果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 二等奖 。 1985年,在国内率先对合金凝固过程液固态的流变行为进行系统研究。采用流变理论、系统辨识法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建立了合金液固态流变组合模型和本构方程,对合金液固态受力下进行应力、应变和热裂的模拟。首次提出合金在液固态存在弹性、粘弹性和粘塑性的新理论。该成果于1995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5 &# 12316;1990年,开展了合金凝固传输现象数值模拟的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求解合金非平衡凝固溶质再分布条件下,凝固温度-固相体积分数-成分之间非线性、强耦合关系的数值迭代计算方法,建立了等轴晶移动条件下合金凝固体系的传热、传质、动量传输及连续性方程。首次采用统一模型对金属凝固中有凝固收缩和重力共同诱导的枝晶间液相流动进行了成功的数值模拟。 1985 &# 12316;1988年,开展了 Al- Si合金变质机理的研究。1986年以来,开展了特殊条件下合金凝固行为的研究。建立了大过冷条件下,液固相变的非平衡方程和临界过冷表达式。研究了电场对定向凝固条件下合金界面形态稳定性的影响。发现电场能显著提高固液界面稳定性、改变共晶生长形态和方式、明显减小共晶片间距。揭示了利用电磁场模拟空间微重力条件下偏晶合金的凝固规律。被公认为是“富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 1989 &# 12316;1992年,开展了液态金属微观结构和微观 动力学 行为的研究。首次提出了原子集团对称性动力学演化的观点。 1991年以来,他开辟了新的科研方向。带领课题组建造了具有国际水平的航天系统首台“多功能超音雾化沉积快速凝固装置”,设计了新型结构喷嘴,制出了30微米以下的金属粉末、大块快速凝固铸锭。1995年,设计成陶瓷颗粒添加装置,建立了金属与陶瓷双喷雾化共沉积工艺,在国内首次获得雾化共沉积Al基 SiC 复合增强材料。 1991 &# 12316;1996年,开展了接触反应法制备Al/TiC复合材料的研究。系统地研究了反应的热力学和 动力学 ,分析了Al-Ti-C系统的反应机制和亚微米TiC颗粒形成机理。在制备新型复合材料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该项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 获奖记录 曾获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奖国家级 优秀奖 、国家科技进步 二等奖 。成果获 中船工业 总公司科技进步 一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