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敏

王志敏
  • 姓名:王志敏
  • 性别:暂无
  • 别名:暂无
  • 国籍:暂无
  • 语言:暂无
  • 出生地:暂无
  • 生日:暂无
  • 星座:暂无
  • 身高:暂无
  • 体重:暂无

演员标签:

简介 1986年,他与其丈夫一起成立了中国首家私人帆船俱乐部――― 邹家帆船俱乐部,并开始尝试制作先进的玻璃钢 OP级帆船 ,达到了国际标准。1991年,向 亚洲 帆联申请举办第二届亚洲OP级帆船锦标赛,这次亚锦赛从申办到器材全部是其个人出资,没有用政府一分钱。2001年,俱乐部承办了第39届世界OP级帆船锦标赛。 (图)王志敏 介绍 舜网 讯 2008年北京 奥运会 正向我们走来,而青岛将承办本届奥运会全部帆船比赛项目。可是大家是否知道,青岛之所以能够申办 奥帆赛 成功,要感谢一位68岁的老太太,她就是一生致力于帆船运动的王志敏。 记者到青岛采访,听到了这样一句话:“没有王志敏,就没有青岛的奥帆赛。”的确如此,若不是各大媒体竞相报道,也许谁也不会想到,举世瞩目的2008年 青岛奥帆赛 居然和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太太“血肉相连”。带着一份好奇与崇敬之情,记者近日专程拜访了这位“青岛申奥第一人”。 偶然发现 秦皇岛 申办火速上报 青岛市政府 记者如约来到了王志敏帆船俱乐部的办公室。她早早等在了楼梯口。眼前的这位老人,满头银发,一脸慈祥与平静,语速不紧不慢,待人亲切,瞬间让人感觉到温暖。 与王志敏的交谈话题自然从 奥帆赛 说起,“确实是我最早发现了 北京 奥运会帆船比赛 的申办信息,并将它告诉了青岛市政府。”王志敏肯定地说。“1998年10月,我到北京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申请办理2001年世界级OP帆船锦标赛事宜,无意中发现 秦皇岛市 有关领导一行11人,专门到国家体育总局和奥申委申办帆船比赛。当时我心头一震,凭什么 秦皇岛 能申办,我们青岛就不能?青岛依山傍海,天时地利都具备,许多方面的条件应该说要比秦皇岛好得多,人家能申办,我们更应该能,况且我们还成功地承办过帆船亚锦赛和世锦赛,积累了很多办赛经验。”王志敏说到这里,显得有些激动。其实在这之前,王志敏就有把 奥帆赛 搬到青岛的愿望和想法。眼看着多年的奥帆赛梦想此刻就要被 秦皇岛市 抢走,王志敏说自己当时心急如焚。在得知这一信息后,她立刻放下所有的事情,从 北京 直接飞回青岛,一下飞机,直奔 青岛市政府 ,汇报情况。 四处游说 时不我待“陈情表”打动市委书记 王志敏说,她把秦皇岛市力争抢先申办奥帆赛的信息上报给有关部门,并得到政府的肯定之后,开始了在各相关部门进行“游说”的工作。 由于时间紧急,王志敏找相关领导都省去了秘书这一中间环节。每每看到王志敏风风火火、整天奔波于各个单位时,个别政府工作人员有些很不理解:“距2008年 奥运会 还有10年时间,用得着这么急吗?”对于这些风凉话,王志敏一笑了之:“10年一点也不远,我们要申办,申办成功之后需要建设场地,还要培养运动员等等,10年刚刚够用,能不急么?”回想起当年为申办四处奔走的情景,王志敏感慨万分。“我记得很清楚,1999年5月份和6月份, 青岛市政府 先后两次到 北京 递交了申办奥帆赛的申请报告。然而,到1999年6月28日,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2008年奥运会比赛场馆规划表上,居然把帆船运动放在了 秦皇岛海上运动场 。而申办 奥帆赛 最后截止日期是7月15日,时间非常紧迫。7月3日,我给当时的青岛市委书记 张惠来 写了一封3000多字的‘陈情表’,要求秘书一定要把信放在张书记的办公桌最醒目的地方。我在信中列举了 秦皇岛 、 大连 、 香港 等城市积极申办奥帆赛的事例,并说明了青岛申办奥帆赛优于其他几个城市的条件,言辞情真意切。在信中,我是这样写的:张书记,我已六十岁了,是一个平民百姓,为了争办2008年 奥运 帆船基地,我付出了巨大努力,但我无求无怨,因为我全家两代人从事体育工作三十多年。我懂得体育大赛对于一个城市的重要性。恳请张书记,为咱青岛690万人民,为咱 山东 人民做出点少付出、大收益的选择。”王志敏边说,边找出了当年给市委书记那封信的复印件,让记者看。 各方迅速行动奥帆赛终于落户岛城 王志敏的四处游说和上书市委书记,引起了青岛市的高度重视。 青岛市政府 领导迅速采取行动,研究部署了争办2008年 奥帆赛 的具体方案,还出台了相关文件,并邀请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中国帆协到青岛来实地考察,王志敏终于看到了希望。“2001年7月13日,青岛成功举办了第39届世界 OP级帆船 锦标赛,就在这一天北京申奥成功,国际奥委会主席团来青岛考察时看到了青岛的优越条件,纷纷倾向于把青岛列为2008奥帆赛承办城市。我听到这一喜讯,如释重负,非常振奋,彻夜难眠,那个高兴劲甭提了。7月26日,北京奥申委正式发布同意青岛承办2008 奥帆赛 的通知。就这样,青岛成了2008奥帆赛的承办城市,从此真正成为世界‘帆船之都'。”此时,王志敏老人的脸上荡漾着幸福的微笑。她说,多年的梦想――― 奥帆赛终于来到了青岛,来到了我们 山东 ,了去了大家多年来梦寐以求的愿望。 让帆船运动展示国家富强 王志敏说,她与帆船打了 几十年交道,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帆船之家。“我年轻时入选过 山东省 队,老伴当年在 八一队 和国家队。后来,我们的孩子也喜欢上帆船运动,大儿子进了八一队,女儿被选到济南军区队。现在我13岁的外孙和7岁的孙子都非常热爱帆船运动,看来我们一家三代人与帆船永远有着割不断的情结。”在王志敏看来,帆船运动是一项特别需要魄力与胆量的体育运动,考验的是一个人的意志。 不过随着运动生涯的延伸,王志敏说,她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帆船运动和一个国家实力和综合国力休戚相关,“我认为,看一个国家是否富强,只要到他们的海滨看看有没有帆船,有多少帆船就行了,因为在发达国家的海滨,几乎人人都会滑帆”。 为了世锦赛倾家荡产也值得 王志敏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帆船俱乐部创业史:“1986年,我与老伴一起成立了中国首家私人帆船俱乐部――― 邹家帆船俱乐部,并开始尝试制作先进的玻璃钢 OP级帆船 ,达到了国际标准。1991年,我向 亚洲 帆联申请举办第二届亚洲OP级帆船锦标赛,这次亚锦赛从申办到器材全部是我个人出资,没有用政府一分钱。2001年,我们俱乐部承办了第39届世界OP级帆船锦标赛,为了筹办这次世锦赛的资金,我倾家荡产,两个儿子的商场因此垮掉了,我住的房子和大儿子的奔驰车全部作为抵押,直到去年才将这笔贷款还清。为了挚爱的帆船运动,我真的是付出了很多,但无怨无悔。” 在谈到家人对于她这种做法是否支持时,王志敏说:“因为我们全家都是搞体育的,在对待体育的问题上,肯定意见一致,从来不会有什么分歧。虽然家里的小事连孙子都不听我的,但碰到帆船这种大事,向来都是我说了算,两个儿子更没有任何怨言,都非常支持我。” 奥运 开幕时搞好接待服务 王志敏说,青岛申办 奥帆赛 成功后,她开始转向致力于帆船运动场馆建设和人才培养这方面上来,力求尽自己最大努力,在全市普及帆船运动。目前,青岛大约有百余所学校加入了帆船运动的教育中。不过在 青岛奥帆赛 申办成功之后的一段时间,由于当时某些鲜为人知的原因,王志敏一度销声匿迹,没有几个人了解她的辛苦和付出。谈到这一点,王志敏淡淡一笑,“那是以前的事情,对我来说其实无所谓,因为作为一名青岛人,与帆船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体育人,能为 奥运会帆船比赛 最终落户青岛,尽到一份自己应有的一份责任,我已经感到非常欣慰和知足了。”话虽然这么说,但媒体和岛城的老百姓以及上级有关领导不会忘记这位为帆船运动和青岛申奥成功付出过辛勤努力的老人。2007年,诸多媒体和大众终于发现了 奥帆赛 背后的这位只求付出不图回报的老人,纷纷给予全面报道,不少人真切地了解到了王志敏爱帆船、爱家乡和盼 奥运 的情结。 岁月荏苒,光阴似箭,岁月催白了这位为帆船运动呕心沥血的老人的鬓发。今年68岁的王志敏,虽然已近古稀之年,但每天还在为奥帆赛的准备工作忙碌着。她说,自己俱乐部生产的OP帆船早已远销国外,而向国内提供帆船都是低于成本价,“在帆船运动上,我会奋斗到最后一口气。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所有中国海滨泛起无数的白帆,只有到那一天才说明,我们中国真的富强了。” 临别,王志敏向记者透露,待8月份 奥运会 开幕的时候,她的帆船基地有望竣工,届时可以接待前来参赛的各国运动员,也可以培训青岛帆船后备人才,“奥运期间,我要为前来青岛参加比赛的各国运动员提供优良的训练场地,当然还要观摩比赛,期盼我国运动员能在帆船比赛中夺得金牌。我真心地希望青岛借本届奥运会这个国际舞台,从此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帆船之都,让帆船成为青岛走向世界的一张靓丽的名片和招牌。青岛走向世界,世界亲密 山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