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山

周春山
  • 姓名:周春山
  • 性别:暂无
  • 别名:暂无
  • 国籍:暂无
  • 语言:暂无
  • 出生地:暂无
  • 生日:暂无
  • 星座:暂无
  • 身高:暂无
  • 体重:暂无

演员标签:

曾任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主任,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副院长;兼任 中国地理学会 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新技术委员会理事、 广东省 城市规划协会副理事长。担任《中国城市地理丛书》副主编,《 地域研究与开发 》副主编、《 地理科学 》、《 世界地理研究 》、《热带与亚热带自然环境》、《 城市观察 》等杂志编委等。 个人简历 学习经历 1981.9-1985.6, 华中师范大学 地理系读本科,获学士学位, 1985.9-1988.6,河南大学地理系读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91.9-1994.6,中山大学地理系读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1994年,在加拿大 不列颠哥伦比亚 大学(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进修环境影响评价, 1999年-2000年,在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Montreal )进修交通规划, 1996年―1997年,在英国 东伦敦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East London)测量学院作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与区域规划中的应用。 工作经历 1988.7-1991.8,在河南大学地理系任教。 1994.7起在至今,在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工作。 其中,1997.9晋升中山大学副教授、2005.1晋升中山大学教授、2006年任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 2000年,任中山大学城市与区研究中心副主任 2004-2007.06,任中山大学城市与区研究中心主任 2007.6-2015.12,任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副院长, 2010-2015.5,兼任广州中大城乡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 2015年11月28日周春山出席第一届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 2018.12-现在,对口支援 新疆大学 ,任 新疆大学旅游学院 常务副院长、院长,资源与环境学院博士生导师,新疆大学《新疆历史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新疆大学旅游兴疆研究院副院长。 科学研究 学术兼职 兼任 中国地理学会 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 为中国梦密功创始人黄成兴题词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新技术委员会理事; 广东省 城市规划协会副理事长; 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与促进研究会常务理事; 广东省房地产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广州市人民政府 决策咨询专家; 广州市城市规划协会 副理事长; 香港浸会大学 中国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等社会职务。 担任《中国城市地理丛书》副主编; 《 地域研究与开发 》副主编; 《 地理科学 》、《 世界地理研究 》、《热带与亚热带自然环境》、《 城市观察 》等杂志编委等。 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转型时期中国特大城市CBD功能发展与空间效应(1998.01-2000.12),批准号49771034; 2、非公有制经济影响下的城市发展及空间结构研究(2002.01-2004.12),批准号40171035; 3、节约型城市空间增长研究,2009,批准号40971097; 省部基金 1、 信息技术 影响下的 广州市 CBD功能结构与空间效应(1998.01-1999.12), 广东省 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批准号974090) 2、中国特大城市CBD功能扩展与空间效应,国家教委归国留学人员基金,(1998-1999) 3、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发展模式与区域发展对策(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06.8-2008.8)(批准号06023111) 4、基于空间增长的节约型城市研究, 广东省科技厅 ,(2008.1-12) 学术成果 独立及合作发表论著、论文80余篇 学术著作: 周春山著,改革开放以来大都市人口分布与迁居研究――以 广州市 为例,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年2月。 周春山编著,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科学出版社,2007.9 许学强、 叶嘉安 、周春山、 何深静 编著,中国城市转型发展重构与规划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6月 姚士谋 、周春山、王德、 修春亮 、王成新、陈明星,中国城市群新论,科学出版社,2016年11月 学术论文: Zhou Chunshan,water resources in Australia development and their utilization,in《Collected Papers on Australian Studies in China》, 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2.2.PP235-248 合作论文 周春山,许学强。中国城市人口迁居特征、迁居原因和影响因素分析,城市规划汇刊,1996,4. 周春山, 许学强 。西方国家城市人口迁居研究进展综述。人文地理,1996,4. Xu XueQiang,Zhou Chunshan,Une megalopolis en formation:le delta de la Riviere des Perles,Villes en parallele/n 23-24/1996 Zhou Chunshan,etc,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its change in Guangzhou city,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Vol.8,No.3,1998 阎小培 、周春山等,广州CBD的功能特征与空间结构,《 地理学报 》,第55卷第4期,2000年7月 周春山等,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加快我市农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载《面向未来的广州乡村经济与城镇建设发展》, 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2年6月(获广州乡镇经济研究会第四届招标课题一等奖) 周春山、罗彦,近10年 广州市 房地产价格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城市规划》,2004年33、周春山、罗彦、尚嫣然,中国商业地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地理学报》,第59卷第6期,2004年11月,1028-1036 周春山、罗彦、陈素素,近20年来广州市人口增长与分布的时空间演化分析,《地理科学》2004年第24卷第6期,641-647 周春山、陈素素、罗彦,广州市建成区住房空间结构及其成因,《 地理研究 》,2005年第24卷第1期,77-88 周春山、罗彦,以现代渔港经济区理念看广东惠来神泉港的发展,《热带地理》2005年第25卷第1期,33-37页. 周春山、王登嵘、马向明,转型时期基础设施供给管治体系研究,《城市规划》,2005年第29卷第8期,36-40页。 周春山、王芳、颜秉秋,信息网络支持下的城市规划公众参与,《规划师》,2006年2月,总122期,第22卷,p12-14 周春山、王丽斯、 吴晓松 , 广州市 人口职业结构的空间特征分布,《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5卷第2期,2006年3月,pp.92-96 周春山、刘洋等,转型时期广州市社会区分析,《地理学报》,2006年10月,第61卷第10期,PP.1046-1056 周春山、 王芳 、陈洁斌,珠江三角洲发展战略的思考―基于从与长三角的比较,《 城市规划 》,2006年增刊,总227期,2006年11月,P.56-59 周春山、孔凡娥,腹地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规划师》,2007年4期,总136期第23卷,91-93 Zhou Chunshan,Wang Fang, Chen Jiebin.Reflections on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Pearl River Delta :In comparison with Yangtze River Delta.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Vol.16,No.1,2007,34-39 周春山,颜秉秋,刘艳艳, 吕拉昌 ,新经济下 广州 城市竞争力分析,人文地理,2008年,第23卷,第2期,总100期,P113-118. 周春山,林晓欢。社会阶层的分化与居住的隔离。载于《 政府主导作用与房地产商社会责任 》, 广东经济出版社 :7-68. 周春山,王丽斯,黎格玲.2000年以来广州城市主导发展战略实施效果分析――基于城市基本经济活动研究。载于《中国城市研究(第一辑)》,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52-160. 周春山,高军波,唐勇,粤、港、新经济合作格局演变及 广东 对策,《 世界地理研究 》,第18卷第1期,2009年4月,PP:42-47 马海涛,周春山,西方“地方生产网络”相关研究综述,世界地理研究,2009,18(2):46-53 规划项目 (一)、 城市规划 及相关研究 广州市 琶洲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题研究(1999) 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2000), 新丰县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0), 东莞 塘厦镇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2000), 江门新会 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2001), 茂名市 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2002), 海口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3), 海口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2003), 河南安阳吕村镇城镇总体规划(2003), 南雄市 珠玑镇 中心镇总体规划与近期建设规划(2004), 南雄市乌 迳 镇中心镇总体规划(2004), 广西玉林市 城市经济发展战略(2004), 阳东东平镇近期建设规划(2004), 阳东东城近期建设规划(2004), 南雄市黄坑镇中心镇总体规划(2004) 乐昌市坪石中心镇总体规划(2005), 乐昌市黄圃中心镇总体规划(2005), 深 圳 市宝安区 沙井街道 “十一五”规划(2005), 始兴县 城总体规划修编以及近期建设规划(2006), 始兴县沈所等5个城镇总体规划(2006), 乐昌市 坪石镇 一河两岸控制性详细规划(2006), 广州市 总体发展概念规划(2007), 惠来县 东港镇 城镇总体规划(2007); 韶关市 曲江区 总体规划修编(2008); 韶关市曲江区 乌石镇 总体规划(2008); 雷州市 白水沟赤豆 寮 岛雷文化公园控制性详细规划(2008) 从化市 共星村、 沙贝村 、湖田村、赤草村、大凹等村庄规划(2008); 贺州市 平桂管理区 总体发展战略规划(2008-2030)(2008); 广东新中国船厂有限公司异地建厂项目耕地保护(2008); 韶关市曲江区 沙溪镇 总体规划(2009); 韶关市曲江区乌石镇总体规划及重点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2009); 梅州市 城镇发展与规划咨询(2009) 中国-东盟北海现代渔港经济区总体规划纲要(2009) 城市规划 产学研实习基地建设(2009) 广州市 白云区 新市组团发展策略研究(2009) 广州市番禺区 人口与用地规模研究(2009) 清远市 清北围片等新城片区城市设计专题研究(2009) 柳州市 柳北区 城乡统筹发展规划(2009) 广州市 花都区 中小学布点规划(2009)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人口专题研究(2009) 曲江区 沙溪镇 总体规划及重点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2010) 四川宜宾港志城作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0) 韶关市 曲江区三旧改造专项规划(2010) 韶关市曲江区三旧改造单元规划(2010) 广州市海珠区 “十二五”时期城市空间布局规划研究(2010) 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提高 广州 城市品位研究(2010) 惠来县 东港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0) (二)、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 潮安县 城镇体系规划(2001), 阳江市 城镇体系规划(2001), 阳西县 城镇体系规划(2001), 全球化背景下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2001), 韶关城镇体系规划(2002), 翁源县 城镇体系规划(2002), 始兴县 城镇体系规划(2002), 乳源县 城镇体系规划(2002), 广东 城镇发展战略(2002), 潮州 城镇体系规划(2003), 海南 城乡总体规划(2004-2005), 粤东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振兴粤东城镇群的发展战略(2009) 梅州市 城乡总体规划(2009) (三)、土地利用规划 番禺区 农田保护区图的更新与制作(2001), 广州市 黄埔区 土地发展策略研究(2001), 番禺区土地利用规划专项研究(2002), 番禺区土地利用局部调整研究(2003), 广州市南沙开发区土地利用修编与图库管理系统初步制作(2003), 番禺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和易地保护研究(2003), 番禺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分类统计与数据更新(2004), 江门市 土地利用规划前期研究(2005), 广州市 南沙区 土地利用规划布局调整(2005), 广州市南沙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2006), 南宁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新增研究(2007) 广州市南沙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方案设计(2007) 平南高速公路南沙段土地利用规划调整(2007) 广州华润热电有限公司(2X300MW)机组土地利用规划调整(2007) 珠海井岸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期调研; 珠海莲州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期调研; 广州南沙港区粮食及通用码头工程土地利用规划调整; 陆丰市域旅游发展规划和海洋经济专题研究(2007); 珠海市斗门区井岸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8年)编制; 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8年)编制; 500KV南沙变电站土地利用规划调整(2008);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工作方案与统一用地分类标准研究(2008); 广州港南沙港区二期项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技术论证(2008) 广州港南沙港区三期项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技术论证(2008); 中船龙穴造船基地一期工程建设用地预审技术报告书(2008); 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南沙段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2008); 广东新中国船厂有限公司异地建厂项目用地预审相关技术报告书(2008); 广东新中国船厂有限公司异地建厂项目耕地保护(2008); 广州港南沙港区粮食及通用码头工程项目用地预审技术报告书(2008); 中科合资广东南沙石化炼油化工项目用地预审相关技术论证(2009), 南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新增研究专题(2009) 珠海市斗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大纲编制(2009) 220kV凫洲输变电工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及基本农田占用补划方案技术咨询(2009) 广州市南沙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2009) (四)、产业、商业、旅游、房地产等发展研究与规划 广州金沙洲综合居住小区初步可行性研究(1999) 广西玉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0) 珠江三角洲与香港房地产的互动关系(2001) 潮安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 肇庆市产业选择与发展规划(2004) 佛山市禅城区商贸发展规划(2004) 佛山市禅城区工业发展规划(2004) 佛山市南海区商贸发展规划(2004) 潮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4) 肇庆大旺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2004) 佛山市禅城区商贸发展战略规划(2004) 汕头市城市与产业定位研究―资源与环境专题(2005) 郑州市郑东新区产业发展与选择研究(2006) 郑州市郑东新区商业网点规划(2006) 郑州市郑东新区产业规划(2008), 汕头市工业发展与布局规划(2009) 深圳(汕尾)产业转移工业园产业发展规划(2009) 江门融入珠江三角洲产业一体化发展规划(2009) 佛山市南海奇美电子有限公司TFT-LCD项目选址评估(2006) 深圳奥体中心生态建设与保护咨询报告(2006年) 佛山市住房建设规划(2008) 广州市荔湾区中小学建设发展策略研究与布点规划(2010) 佛山市南海区“十二五”住房保障规划(2010) 教学招生 教学地点 在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招收城乡规划与管理方向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招收区域经济学方向、中山大学政务学院招收行政管理(土地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 主讲课程 《区域分析与规划》、《城市规划原理》、《城市地理学》、《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结构与形态》、《城市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土地经济学》等。 获奖记录 1、《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 加快我市农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获广州乡镇经济研究会第四届招标课题一等奖,2002年6月 2、《海口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3)》,获海口市城市规划竞赛三等奖 3、广东省城乡规划行业优秀规划工作者奖(2005年12月) 4、《韶关城镇体系规划》,获2007年广东省城市规划设计优秀项目三等奖,2008年3月,排名第一 5、《海南省城乡总体规划》,2007年度广东省级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2008年3月,排名第五 6、《地理学实习基地的建设》,中山大学2008年教学成果一等奖 7、中山大学优秀党支部书记,2009.10 8、《广东省城镇体系规划》,获广东省城市规划设计优秀项目二等奖(2009) 9.“实现区域季初设施共建共享”获得“科学发展纵横谈”征文优秀奖(2009.10) 10、1990年代以来广东县域经济差异分析,获广东县域经济研究与发展促进会,二等奖(2010.5) 11、获得2010年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科研贡献奖; 12、获得2010年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优秀班主任奖励; 13、2008-2011年学生就业工作特别奖,中山大学,201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