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慧超

梁慧超
  • 姓名:梁慧超
  • 性别:暂无
  • 别名:暂无
  • 国籍:暂无
  • 语言:暂无
  • 出生地:暂无
  • 生日:暂无
  • 星座:暂无
  • 身高:暂无
  • 体重:暂无

演员标签:

1929年到天津拜京剧武生宗师李兰亭学艺。1937年离开师父李兰亭之后,便在全国各地搭班唱戏担当“挑梁”武生。亦与杨宝森、王琴生、 唐韵笙 等许多注明京剧表演艺术家合作。代表剧目有《杀四门》《八大锤》《挑滑车》《长坂坡》等。 2007年4月16日,农历丁亥年二月廿九日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于南京鼓楼医院,享年88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20年生,北京人,出身于梨园世家,父梁瑞亭,京剧武生演员。从小受家庭熏陶,酷爱京剧。 梁慧超早年照片 1929年梁慧超9岁时,姐姐梁春楼带着弟弟梁慧超从北京专程到天津拜京剧武生宗师李兰亭学艺。此时的李兰亭的得意弟子小兰亭16岁刚刚病逝,李兰亭非常伤感不想再收徒,梁春楼和梁慧超为了能拜名师学艺,每天去戏院向李兰亭莫说央求,终于李兰亭答应收下梁慧超,并签字据学艺八年。从此,梁慧超从师李兰亭,这一生,从此开始便和“戏”打上了交道。梁慧超拜师后,就在天津东天仙戏院跟随李兰亭开始了刻苦的练功学艺唱戏。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李兰亭带着徒弟到张家口唱戏,期间李兰亭给徒弟说戏因材施教,有的戏师兄不会师弟会,有的师兄会师弟却不会。梁慧超“出手”好,就给说《乾元山》《杀四门》《金钱豹》《白水滩》《八大锤》、《挑滑车》《长坂坡》《赚历城》等。梁慧超上午练功,撕腿、耗顶、耍刀枪、打靶子、跑圆场等;下午上身段课;晚上如果没戏,李兰亭就给说文戏,李兰亭往炕上一坐,梁慧超就站在地上一边搬着“朝天镫”,一边学唱念。李兰亭在教授梁慧超等在学艺的同时,也注重让他们人自学文化,因为只有认字有文化才能读懂人物理解人物,唱出人心感情,演出有灵魂、有血有肉的形象。因此,在练功之余,梁慧超等就读剧本,看历史方面的书、练习写字、自修文化。 梁慧超的“出手”也真称得上是出神入化,让人看着过瘾。他演《杀四门》的第一个枪花不下六七个好,一个枪花耍起来那真是掌声不断,令观众叫绝。梁慧超之所以“出手”好,是因为他从小就爱耍东西,随后拿起任何东西来就在手里耍,。李派的“扳枪花”其实就是梁慧超发明的,梁慧超在学艺期间,有天拿着一根棍子要“扳枪花”,一般的“扳花”是整个右手往下扳,左手接住再由左翻上来,右手再往下扳,以此类推往下耍。可梁慧超发明的这个“扳花”是用右手的中指把枪钩住在手指上转一圈到左手,再由左翻上来,右手中指钩住再耍,以此类推下去,非常“窍头”。梁慧超正耍着,师父李兰亭看见眼前一亮,就让梁慧超再耍一耍看,李兰亭觉得这个“扳花”确实好,就让梁慧超第二天演出在台上用,果然效果很好。从此以后,李兰亭就让他的徒弟们再耍枪花、棍花、大枪花、叉花时都改用梁慧超发明的这个“扳花”,这个“扳花”就演变成了“李派扳花”。 演艺经历 1937年离开师父李兰亭之后,便在全国各地搭班唱戏担当“挑梁”武生。亦与杨宝森、王琴生、 唐韵笙 等许多注明京剧表演艺术家合作。 梁慧超剧照 1939年9月与赵金蓉、梁韵秋、孙盛武、李多奎、陈少霖、吴素秋等人合作,在上海庆贺“更新舞台”重新开幕演出,连演一个月有余,很受欢迎。 1939年12月3日梁慧超等又在“更新舞台”为赈灾捐款演出,同台演出的有:李多奎、梁韵秋、孙盛武、陈少甫、李少亭、李世琦、贾多才、张菊舫、李瑞亭、李春恒、吕春奎、杨春芳、马秀蓉、沈畹若、李鑫甫、张铭声、张云程、周维俊、李胜芳等。 1940年9月28日和29日梁慧超等再次在“上海更新舞台演出”,同台演出的有:李多奎、孙盛武、陈少霖、吴素秋、梁韵秋、赵金蓉、李宛云、李春恒、周维俊、贾多才、张春彦、王盛意、高德松、李一车、李世琦、张菊舫、王胜如、李鑫甫、马秀蓉、李瑞亭、梁福田、李畹若、张铭声等。 1944年4月杨宝森代领“宝华社”戏班三次赴上海,演于“ 黄金大戏院 ”,合作者有梁慧超、李玉芝、姜妙香、王泉奎、吴富琴、李金鸿、苏连汉、李斌昆、 艾世菊 等。 1948年10月辽沈战役打响,李兰亭师徒由沈阳赶赴天津,被兵痞敲诈身无分文,藏书与所写剧本全部丢失。李兰亭急到北京找到弟子梁慧超,梁慧超当即将戏装运往天津,解了大围。 1949年挑班组织姜铁麟、米玉文、 江世升 、马鸿林、张鸣禄、 阎世善 等著名武生、武旦,促成了武生大会,轰动一时。 1950年与唐韵笙、李玉茹“三头牌”合作,在上海天蟾舞台演出。 1952年再次在天蟾舞台演出,专演武戏。每场都有五、六出戏,梁慧超或演双出或“一赶三”。在全部《马超》中,梁慧超一人连演《反西凉》《战渭南》《冀州城》《赚历城》《战马超》5出,有“活马超”之美誉;在全部《武松》中,从《打虎》到《蜈蚣岭》,8折戏中的武松,梁慧超一人到底。当时上海报纸上登载了梁慧超在“天蟾”连演8个月盛况空前的报道。同年,梁慧超还来到 河北省保定市 “大舞台”演出,也是盛况空前。 1953年春,加盟“上海天蟾实验京剧团”,再次与唐韵笙、李玉茹合作,轮演大轴,时称“三头牌”,到苏州巡演。 1954年春,梁慧超到 齐齐哈尔 演出,在齐齐哈尔与恩师李兰亭相遇,当时梁慧超见师父已中风得病半身瘫痪,演出后出钱把师父和师娘杨金香护送回北京。 1957年后,定居南方,先后在南通地区京剧团、 杭州市 京剧团、扬州专区京剧团、江苏省京剧团担任主演。此时,梁慧超与李少春、李万春、高盛麟并称“四大武生”。 1959年率扬州专区京剧团到苏州“开明大戏院”演出,梁慧超给观众留下了“武生梁慧超,哪吒乾坤圈”的深刻印象。几十年中,梁慧超在舞台上的矫健、干练、轻捷、潇洒,至今仍让苏州的老观众历历在目。 1959年梁慧超带扬州专区京剧团去上海演出时发生了意外。那晚他主演全部《武松》,当演到《快活林》与蒋门神打开时,一下子扭了脚脖子,致踝骨脱臼。见此情景,领导和同行都劝梁慧超停演。可是梁慧超从小跟师父李兰亭养成了严肃认真的态度,对观众、对艺术及其负责,师父的教诲永不忘。坚决不肯回戏,忍着剧痛继续上台,直到演完《飞云浦》和《鸳鸯楼》,大幕闭上,才无力倒下。观众纷纷关切地涌向台前。面对此情,剧场负责人登台询问座中可有伤科医生。只见一白髯飘飘的老者,分开众人上台。这位为梁慧超挺身而出、见义勇为诊治的老者是上海著名武术名家王子平先生。王子平先生亲自为梁慧超诊治,三揉两掰,踝骨立马回“槽”复位。但终因扭伤后坚持演出,韧带已受伤严重,梁慧超只得住进医院。 1966年“文革”初期,被定为“反动权威”在 南京 被揪出批斗,险些丧命。 1978年被调江苏省戏曲学校京剧科任教至退休。 1981年11月以花甲之龄赴上海与上海京剧院三团艺术交流联合演出于劳动剧场。 1982年梁慧超再次进京献艺,并受邀在中南海为中央首长演出了《三江越虎城》,受到了原国家主席李先念同志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年底,梁慧超应 石家庄 地区京剧团之邀到 石家庄市 联合演出了《杀四门》《八大锤》《挑滑车》《长坂坡》,又轰动了河北省。 1988年10月15日上海文化局、上海艺术研究所、上海京剧院联合举办为期六天的“中国南派京剧研究会”在上海华夏宾馆开幕。10月17日、18日在美琪大戏院,19日在中国剧场组织了三场演出,其中有梁慧超的《三江越虎城》、《赚历城》。梁慧超在此次研讨会中示范演出的《三江越虎城》《赚历城》两出戏实况,还被制作成光盘发行,为研究李派艺术提供了直观的珍贵资料。 健康状况 2007年4月16日在南京鼓楼医院病逝,享年88岁。 主要成就 鼎盛时与 李少春 、李万春、高盛麟等被誉为京剧四大武生,他的“腿功”、“腰功”和“枪花”被称为“三绝”,被剧评家誉为“标准金钱豹,模范挑滑车”。 人物评价 王展云(王金璐长子): 我看到媒体对我父亲去世的报道,看出社会各界对他的追思,我很高兴。我父亲这一辈子同情弱者,不趋炎附势,街道工人要找他聊天,他准去。所到之处,他都是跟管服装的、传达室的师傅这些基层群众的关系特别好。 父亲曾给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和外国元首演出。他得过无数的奖,国际的、国内的都有,但他从来不说。他总是说,别把自己看得太重了,世上没有卖白菜的、卖包子的不行,但没有唱戏的可以。 他在去世前3天还给他的弟子、中国戏曲学院的王平老师说戏,他爷俩聊戏,聊得头头是道。可是学生、亲友一走,就剩我们了,他就糊涂了,一来人就精神。他人生的最后一个星期里,还为人题了字――在北京前门大栅栏百顺胡同里发现一个剧场原址,请他题字,他题字时手都哆嗦了。王瑶卿纪念馆也想找他题字,但这件事,再也做不了了。 叶少兰(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我心情非常沉痛,几个月里走了4位艺术大家, 吴素秋 、 梅葆玖 、 李世济 ,现在又悼念 王金璐 先生。他们生前用他们对京剧事业的满腔热忱传播艺术,幸亏有这些大师的传播,我们才有今天一代一代的接班人,他们对京剧艺术的继承、发展、振兴做出的卓越贡献是永垂不朽的,值得人们怀念。4位大师先后离世是我们京剧事业的重大损失,他们身上各怀绝技,我们要继承他们的遗志,要把京剧艺术、流派艺术传承下去,以实际行动来缅怀大师。 我与王金璐先生同台演过《龙凤呈祥》。他很纯朴,做人很诚实,很有大武生的仗义风度。另外,他对京剧艺术的忠诚和执着让人敬佩,直到晚年,他还在锻炼自己,传播京剧。在这些方面,金璐先生永远值得我们怀念。 一个演员的艺术生命长不长,取决于他功底是否深厚。王金璐先生基本功扎实,功力深厚,他在40多岁时受过重伤,其后有20年没有登台,后来又重返舞台,他的意志是非常值得钦佩的。 李光(国家京剧院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王老师是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享年96周岁,可以说是喜丧。王老师这一生既有台缘,又有人缘,又有戏缘,可以说是一位非常完美的老艺术家。我虽然没跟他学过几出戏,但是我对他的艺术是相当崇拜的。过去有一句老话叫“王金璐的腿,梁慧超的腰”,可见他的艺术在人们心目当中印象非常深刻。因为他的伤病,他离开舞台有20年左右,后来再登台,但岁数已经大了。尽管如此,他还能坚持在舞台上活动、演出,我非常崇敬他,祝愿他一路走好。 谭孝曾 (京剧名家,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谭元寿 之子): 前辈艺术家合作过一个共和班,其中有金璐先生、 景荣庆 先生,还有我父亲谭元寿和其他诸先生。之所以叫共和班,就是因为每个人都是主演,互相搭戏。 “文革”当中,王先生跟我们走得更近,他从 西安 回北京养病,经常来我家聊天、吃饭、讲故事。那几年我非常有幸,先生闲暇之时,给我说一整出的《林冲夜奔》,跟我们小时候学的、看的路子完全不一样,既有杨派的东西,又有自己的艺术体会和特点,很独特。我很幸运,跟先生也就是我干爹学了这出《林冲夜奔》,对我老生行当的舞台表演也有很大帮助。所以现在的年轻人不要因为学老生就不练武,人应该多学,我就得益于先生很多。 王先生走了,是很大的损失,每走一位老先生就带走很多好艺术、好玩意儿。这几个月走了好几位京剧艺术大家,我们很沉痛。同时,他们的离去也给了我们一些警示。要抓紧时间把健在的老艺术家的玩意儿抢救下来。不仅是说戏,讲一些故事也非常有价值。比如共和班的故事,应该找当事人好好回忆,记录下来,对后人有启迪、教育的作用。我们后辈也岁数不小了,近七旬了,所以真的要抓紧时间继承,我们身上有传承的责任。我出身梨园世家,本身就肩负着传承谭派的重任,现在除了教我儿子,又收了7个徒弟,还给研究生班上课,也一直在做传承工作。 家父也年近九十,他这几个月经历了太多故友的离去。他们之间感情很好,没有勾心斗角,舞台上也是互相崇拜、互相学习,这种精神也特别值得我们后辈学习。 常东(沈阳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研究生,王金璐弟子): 先生就像父亲一样。在教戏方面,他亲身传授,讲剧情,对人物塑造很重视,我们这些徒弟在这些方面受益匪浅。在生活方面,他对学生也特别关照。我是外地的,到北京学戏就住在他家,在家吃、住、学。教戏过程中,他总是带着玩笑就把戏说了,非常幽默诙谐的老人。我是去年底拜访他的,原打算这个月末演出完来看先生,可惜不能了。 先生让我们传承好杨、黄两派,教了不少冷门的剧目,比如《骆马湖》就是黄派的路子,此外还有《翠屏山》等。他总是让我们多继承、多学习,总是说:“别等我走了,就来不及了。” 我曾经因为动作不到位,翻肘,先生打了我一下,我就记住了。先生对艺术非常严谨、严格,教学一板一眼,生活中又非常关心我们,有时我们坐车走,他会问身上有没有钱,我的衣服少了,他就帮我找,我团里练功的服装有很多是他的。 胡文阁(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弟子): 王先生对男旦艺术寄予厚望,我拜师的时候,王先生也在场,我师父跟王先生说了我的事情,王先生就说:“葆玖,这是梅派男旦的唯一一个宝贝疙瘩,我一生看了很多男旦,跟很多著名的男旦合作过,男旦艺术在我心里比女旦艺术印象还要深。”王先生希望师父好好培养我,一定要把我培养出来。 我最后一次见到王先生是叶金援老师收徒的时候,在饭桌上见到王先生,我还向他敬了酒,祝他健康长寿,没想到这么快先生就驾鹤西去了。祝老人家一路走好。 参演作品 参演舞台作品 舞台剧名 挑滑车 长坂坡 武松 白水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