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健

潘健
  • 姓名:潘健
  • 性别:暂无
  • 别名:暂无
  • 国籍:暂无
  • 语言:暂无
  • 出生地:暂无
  • 生日:暂无
  • 星座:暂无
  • 身高:暂无
  • 体重:暂无

演员标签:

事件起因 父亲患肝癌命悬一线 潘明是土生土长的广西南宁人,在 广西横县 莲塘镇农业服务中心当农业指导员,在2003年时被查出患有乙肝。2011年5月14日,潘明被告知他患有原发性肝癌伴 乙肝 后肝硬化,肝功能储备较差,已经不适合进行肿瘤切除手术。为了治病, 潘明 决定到 广州 的医院求医,医院肝胆外科的杨教授对潘明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和评估后,告诉他唯一的治疗方法只有进行肝移植,不过杨教授同时也告诉潘明,由于肝移植是03年对于中末期肝病的唯一治疗手段,肝的来源又十分紧缺,供体与受体非常不平衡,因此他只能排队等待合适的肝。而据卫生部统计,目前我国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每年大概有150万人,其中只有约1万人能够做上手术,不到1%。 潘健与父亲及医生 据杨教授介绍,虽然肝是唯一可再生的人体器官,但活体肝移植手术是一种高技术、高难度、高风险的手术,当时全国仅有不到二十家医院有能力做这种手术,而且活体肝移植手术对献肝者有着严格的要求:必须是三代以内的直系亲属;无任何传染性或遗传性疾病;血型合适;体检等相关检查合格,最后还要通过心理评估,证实捐献者是出于自愿等,最终报告还要由 广东省卫生厅 分管副厅长签字,方能进行手术。 事件经过 为救父孝子没一点犹豫 潘明的妻子和弟媳先后进行检查,但都因各种原因未能成为合格献肝者,他唯一的生存希望就落在儿子潘健的身上。潘健是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08级的一名设计专业学生,一个帅气爱笑的大男孩,平时健康的生活习惯使他成功通过了所有的检测,成为了父亲几乎唯一的合格献肝者。 得悉了这一结果后,一直坚持不放弃的潘明却动摇了,儿子是家中的独生子,第二年就将大学毕业的他前途一片光明,如果要做活体肝移植,儿子要冒比自己更大的风险,“自己几十岁也就无所谓了,但儿子还有大把青春,不想他来捐。”潘明坦言当时已经做好了放弃的准备。 然而23岁的潘健却早已作出了抉择。潘健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他说刚开始的时候对父亲突如其来的重病感到很崩溃甚至绝望,但是检验结果却让他看到了希望,“我那么年轻,恢复起来肯定也快。”潘健说无论让他重新选择多少次,他都不会动摇也不会后悔。 “我的命都是爸爸给我的,现在我救他也是应该的。”腼腆的潘健最终取得了亲属的支持,大家虽然十分担心父子俩的安危,但也只能尊重潘健的意见,默默为他们祈福。 2011年7月26日,杨教授带着他的治疗组走上了手术“战场”,按照术前评估,潘健近60%肝脏将被移植到父亲 潘明 的体内,由于活体肝移植需要治疗组连续为父子二人手术,这场“战斗”从早上8点半一直进行到次日凌晨3点钟,“看到各种仪器显示捐献和移植后的二人一切正常,现场的医生们和督战的领导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杨教授说。 事件结果 儿子术后肝再生恢复八成 2011年9月21日,据杨教授介绍,潘健的肝已经生长到原来体积的80%左右,术后恢复得比较好,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一般来说术后3个月就可以正常生活了,术后半年如果没什么问题的话就可以参加运动了。”杨教授说喜欢踢球游泳的潘健以后依然可以参加他喜欢的体育运动。“10月1日我就回去上学了,之前请了一个月的假。”潘健说一些同学好友听说了他的情况后都有鼓励他,他也想尽快和朋友们相聚。 父亲日后或将终身服药 而父亲潘明则需要服用抗乙肝和抗排斥的药物,就情况来看可能需要终身服药。至于终身服药带来的经济负担, 杨教授 表示,这类患者第一年的药费平均来说每个月要4000多块钱,而一年之后患者需要承担的药费则可以降到1000块钱左右,不会对其日后的生活造成过大的经济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