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华

徐光华
  • 姓名:徐光华
  • 性别:暂无
  • 别名:暂无
  • 国籍:暂无
  • 语言:暂无
  • 出生地:暂无
  • 生日:暂无
  • 星座:暂无
  • 身高:暂无
  • 体重:暂无

演员标签: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时间 院校 专业 学位 2005―2008年 武汉大学 刑法学专业 博士 工作经历 2008―2011年,在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5年起,在江西财经大学任教。 现任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科研成就 研究领域 中国刑法 、经济刑法 论文 1.《刑法解释视域中的民意考量》,载《 刑法论丛 》第16卷。 CSSCI 2.《刑法解释立场的历史考察》,载《河北法学》2008年第2期。法律类核心 3.《死刑适用中的民意考量》,载《 法制日报 》2008年1月21日理论版。法律类核心 4.《老年人犯罪刑事责任的立法思考》,载《 检察日报 》2007年11月5日理论版。 5.《罪刑法定视野下的刑法扩张解释之度》,载《河北法学》2008年第5期。法律类核心 6.《经济犯罪之犯罪既遂、未遂的认定》,载《政治与法律》2009年第2期。CSSCI,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7.《犯罪对象问题研究》,载《 刑事法评论 》第20卷。 CSSCI 8.《犯罪既遂、未遂与我国刑法分则之规定》,载《 武汉大学学报 》(哲社版)2009年第1期。CSSCI 9.《危险犯排除危险状态之定性研究》,载《检察日报》2009年2月2日理论版。 10.《危险犯之排除危险状态定性分析》,载《河北法学》2009年第3期。法律类核心 11.《论转化型抢劫型罪的主体》,载《 法学杂志 》2009年第5期。CSSCI 12.《论我国刑法分则的立法模式》,载《 刑法论丛 》第18期。CSSCI 13.《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人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载《法学杂志》2010年第1期。 CSSCI 。该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10年第5期全文转载 14.《应加重对行贿人员的处罚》,载《 检察日报 》2009年7月31日。 15. 《刑法解释视域下的“自愿处分”》,载《政治与法律》2010年第8期。CSSCI 16. 《刑法文化解释的再提倡》,载《 刑事法评论 》2011年第2期。CSSCI 17. 《刑法解释视域下的民间法》,载《 法学杂志 》2011年第10期。CSSCI 18.《刑法文化解释问题研究》,载《 武汉大学学报 》2012年第2期。 CSSCI 19.《民意、媒体对刑事司法影响的考察――以两起捡球案的同案异判为例》,载《法商研究》2012年第6期。CSSCI 20.《刑事和解的刑法文化解释》,载《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2012年秋季卷。CSSCI 21.《刑法文化解释视域下的婚内强奸》,载《 刑法论丛 》第31卷。CSSCI 22.《从现实的社会文化看亲亲相隐原则回归的意义》,《人大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12年第5期全文转载。原载《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 学报》2011年第3期。 23.《财产犯罪的保护法益应坚持所有权说――以取回自己所有而被他人占有的财物为例》,载《政治与法律》2013年第3期。 CSSCI 24. 《典型案件的同案异判看不法原因给付与侵占罪》,载《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 》2013年第1期。CSSCI 25.《弱势群体犯罪视角下的刑事司法与民意》,载《 江西社会科学 》2013年第2期。CSSCI 26.《典型案件的同案异判看过度维权与敲诈勒索罪》,载《 法学杂志 》2013年第4期。CSSCI 27.《公众舆论与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的扩张适用》,载《 法学家 》2014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28、《从影响性刑事案件反映的社会问题看刑事司法与民意》,载《法学杂志》2014年第9期。 29、《论我国税收犯罪的刑事政策》,载《 税务研究 》2014年第10期。 31、《从犯罪主体的身份特征看刑事司法与民意》,载《 刑法论丛 》2014年第4期。 32、《多元视域下的刑事司法与民意》,载《 刑事法评论 》2014年第2期。 33、《从影响性刑事诉讼中犯罪主体的身份看司法与民意》,载《 暨南学报 》2015年第2期。 34、《“公开盗窃说”质疑》,载《 法商研究 》2015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35、《个案类型特征视阈下的刑事司法与民意》,载《法律科学》2015年第6期。 36. 《“以刑制罪”视阈下财产罪保护法益的再认识》,载《 中国法学 》2016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课题 1.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刑法适用与民意互动的实证研究》,主持人。2011年立项。 2.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财产犯罪“以刑制罪”的审判实践、立法梳理和理论解读》,主持人。2017年立项。 3.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文化视域下的刑法解释学――刑法解释学困境的新路径》,主持人。2010年立项,2013年结项。 4.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财产犯罪基本问题的案例梳理》,主持人,2015年立项。 5.中国法学会部级研究项目:《弱势群体犯罪视角下的刑事司法与民意》,主持人。2011年立项。 6. 司法部一般项目:《典型 刑事疑案 同案异判的实证考察》,主持人。2012年立项。 7. 司法部一般项目:《财产犯罪审判实践中的“以刑制罪”》,主持人。2016年立项。 8. 江西省 社科规划项目:《死刑适用与民意互动的实证研究》,主持人。2011年立项。 9.最高人民检察院项目:《自媒体时代下的刑法适用与民意》,副组长,2012年立项。 10.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课题:《我国海外投资法律制度问题研究》,副组长,2006年5月结题。 11.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课题:《刑法解释立场问题研究》,负责人,2008年结题。 12.《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与刑法学教学改革》,江西省教学改革课题,负责人。 13. 江西省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完善我国反腐败法律制度之对策研究》,副组长,2008年结题。 14.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课题:《社会服务刑研究》,副组长。 15.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课题:《老年人犯罪研究》,副组长。 16.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刑法解释论》,副组长。 1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项目:《刑法修改问题研究》,副组长。 18.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转型时期弱势群体犯罪的防控研究》,副组长。2011年立项。 社会任职 国际刑法学会中国分会理事、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会员、 江西省 犯罪学研究会理事、江西省经济犯罪研究中心理事、南昌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北京市 中银(南昌)律师事务所律师。 个人作品 1.《 犯罪既遂问题研究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专著) 2. 《刑法文化解释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2年版。(专著) 3.《转型期刑事司法与民意互动的实证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4.参编:《妨害金融管理秩序一本通》,莫洪宪主编, 中国长安出版社 2007年版。 5.参编:《法学通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 6.参编 赵秉志 主编:《刑法30年专题整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参编赵秉志主编:参阅案例研究 刑事卷,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 8.参编,赵秉志主编:《刑法修正案七的理解与适用》,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9年版。 获得荣誉 时间 奖项全称 具体奖项 获奖作品 颁奖机构 2011年 教育部多媒体课件 二等奖 2011年 江西省 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2012年 江西财经大学“我最喜爱的十大研究生导师” 2013年 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015年 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17年 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