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学祯

牛学祯
  • 姓名:牛学祯
  • 性别:暂无
  • 别名:暂无
  • 国籍:暂无
  • 语言:暂无
  • 出生地:暂无
  • 生日:暂无
  • 星座:暂无
  • 身高:暂无
  • 体重:暂无

演员标签:

基本介绍 牛学祯原籍山西省清徐县,自幼喜欢晋剧。11岁进入村剧团,得回乡艺人时羡仁传授,白天上学,晚上学戏,学演须生戏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她15岁时即能演出 《芦花记》《 金水桥 》《 九件衣 》等10多出须生戏,成为 清徐县 当时小有名气的“女红”。那年恰逢“晋剧旦角皇后”、行内人称“筱桂桃”的张家口戏曲学校副校长 杨丹卿 到 山西 招收一批有表演功底的学生。在当时看来,牛学祯的基础不差,从外形看个头方方正正、表情正直严肃、嗓音醇厚,符合须生演员“方、正、严”的要求,虽然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但唱功绝对不比戏校的学生差,于是她顺利入选,1957年成为 张家口 戏曲学校的一名学生。 牛学祯艺术道路的更大转折是发生在1963年拜“晋剧须生大王” 丁果仙 为师。“直到现在我都经常听丁老师的录音带,跟着丁老师的唱腔、发音还在纠正着自己什么地方唱得不好。”提起丁果仙,让牛学祯回忆起了1984年《龙城二娇》在 太原 的演出。“求婚”一场戏里,几句唱刚落音,台下就掌声雷动,“行,果子味,有这几句就站住了”。 牛学祯洒脱大方、韵味醇美、喷口有力、咬字清晰的丁派唱腔得到了观众的认可,被公认为是“晋剧第二故乡” 张家口 的丁派传人。 鼎盛时期挑大梁 “那会儿的电视没有歌舞,所以当时的晋剧还是很兴盛。”对于在退休以后口梆子才作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时提出的传统戏剧,牛学祯还是习惯了用晋剧来表述。 “走到哪儿红到哪儿。”一些老人提及牛学祯都是这样的印象。牛学祯当年在大众影剧院的一出《十五贯》,演出超过百场。当时人们这样比喻,《 十五贯 》号称“十五万”,这场戏,人们猜测,牛学祯为晋剧团赚了十五万元。 牛学祯笑言,那个年代恰好是1976年以后老戏再次恢复演出,人们压抑许久的热情被释放。剧团不管是到哪儿演出,几乎都是场场爆满,尤其是在农村一带,戏散后一些老乡挤在牛学祯的住处不走,一定要看看台上的须生到底是男扮还是女扮。“不能让台下观众看出你是女演员,更不能带脂粉气。”时至今日,牛学祯一直铭记着丁果仙老师的教诲。 在不断的交流演出中,牛学祯经常得到一些名家的技艺传授。她大胆吸收秦腔、蒲剧、 京剧 、河北梆子等剧种唱腔中的声腔元素,逐步形成了她字切韵谐、醇厚宽宏、刚柔相济、行腔润腔稳健细腻的演唱风格。她塑造的人物,能准确把握人物的不同性格和情绪脉络,注重气质和风度,从而运用不同的艺术技巧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体现出男性的阳刚之美。 牛学祯的角色分量也越来越重,她总在农村的首场戏中担纲主要角色。一出体现老戏唱功的 《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经常作为首场戏,一直跟随到了她退休。 时间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牛学祯看出来了,电视中歌舞、曲艺等文化娱乐的出现,冲击了戏曲。 继续传承的责任 退休后,牛学祯或教授或辅导,广纳弟子。于1999年至2003年被民营“新星戏校”聘为教师,教授学员《 斩子 》《 下河东 》《 空城计 》等多出须生。目前被口梆子艺术剧院聘为“口梆子艺术教育中心”的教师。牛学祯一直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着丁派唱腔、传承着口梆子。 拿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证书,牛学祯感觉到了传承的使命。“戏曲学习的基本功可以通过专业戏曲学校的教学来培养,但对于流派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来说则不是学校教学可以实现的。因为戏曲的艺术都保存在艺术家身上,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特点,剧种的流传、演出的剧目、演唱的风格,都需要师父直接面对徒弟来言传身教。” 牛学祯老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对于口梆子的传承,她有责任也有义务。因为口梆子依然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它生存依赖的土壤依然厚实。 -